书法中的“势”究竟是什么?

可以看出,张旭这里说的“势”不是对整个字的描述,而是指字的一部分,是字组成构件。张怀瓘后边还记载了三十几种笔势。

有人说,咦!这不就是我们说的偏旁部首吗?确实,这跟偏旁部首的思路很像,只不过,偏旁部首是文字学里对汉字部件的拆分,而张旭所讲的“势”,是书法中对汉字部件的理解,一个来认字,一个来书写。

张旭所说的势,(1)每个笔势都有固定的名称,固定的点画搭配;(2)每个笔势都是一次运笔写成的;(3)一个笔势表示笔锋固定的路线。

这是因为,认字跟写字完全是两码事,日常手写追求的是速度,放到今天也是,除了写作业,估计没人愿意一笔一画地写,太费劲。那用笔势来书写能提高书写速度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的吗?

完全可以。只要善用笔势,可以把很复杂的字简单美观地书写出来。

比如繁体的“無”,笔画多到有十几笔,写起来很费劲,而且不容易写好看。那古人如何用笔势思维写这个字?

下面是王羲之圣教序中的無,可以看到,王羲之只用了两个竖笔势二笔就写出了一个行书的無。

文征明的“花”字,上面草字头其实也是竖笔势移位两笔写出

下面这个“成”字,现代汉语要求第一笔是横,但书法中都是先写撇?这种现象该如何跟人解释?

为什么这个“隹”不是“丿-丨丿”而是“丿、丿、丨”?

其实这都是因为古人在写字时是按“笔势”的思维来的,他们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已经总结出了可以固定的笔势、写法,而这一点对于不知道笔势含义的书法练习者恐怕是难以理解的。

书法这门学问或者技术,看似低门槛,谁都能摆弄两下子,但真正知道里面门道的却没有几个,不是会认字就会写字,两者还差十万八千里。

文港原产上等狼豪

¥138元三支装

书....法....思....考....监....制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友情链接